廣發銀行榮獲“2018卓越競爭力中小企業服務銀行”
12月11日,在《中國經營報》舉辦的“2018卓越競爭力金融機構頒獎盛典”上,廣發銀行榮膺“2018卓越競爭力中小企業服務銀行”。
今年,廣發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堅持量、價、險平衡,兼顧業務可持續性與銀行社會責任,切切實實地將中央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號召落到實處。
多措并舉,實力助攻中小微企業發展
截至2018年上半年,廣發銀行中小微貸款余額占全行各項對公貸款的比例接近4成,并優先支持13個行業及其上下游小企業客群,包括高端裝備制造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相關行業、健康產業、計算機電子行業、節能環保及環境治理行業、文化創意產業、第三方支付行業、現代農業等。
“我們指導分行做好所在區域的目標市場定位,擇優發展產品或服務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成長性企業、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及下游經銷商,優選契合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行業——如對大健康、大消費、互聯網+、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節能環保等行業給予支持。”廣發銀行公司銀行部副總經理金曄表示。
據金曄介紹,今年廣發銀行針對中小微企業出臺系列配套政策,優先保證中小微企業信貸業務投放,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明確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定位、授信業務支持模式、單散開發客戶政策等內容,從政策上對中小微信貸業務的拓展方向給予清晰的指引;
設立明確的小微信貸不良容忍度指標;
在小微企業授信審批流程上執行有別于大中企業的差異化流程;
充分授予分行對小微信貸業務的審批權限,提高審批效率,全力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發展;
嚴格落實行內盡職免責相關制度,免除小微信貸人員合法、合規、盡職開展業務的后顧之憂。
下一步,廣發銀行將在產品、互聯網+、普惠金融等多方面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布局。
在產品方面,依托“快融通”、“法人房產按揭貸款”、“企業通”等標準化產品及核心企業供應鏈等業務營銷模式實現中小微客群的批量開發。
在互聯網+方面,針對小微電商客戶,選取具有合法放貸資質且業務模式成熟的網商銀行作為首家合作機構,探索聯合貸款模式。以“標準化、小額化、批量化、分散化”為原則,針對國內知名電商平臺線上及線下的新零售生態圈,給予符合準入標準的店家及線下支付收單商戶一定額度的信貸支持。
普惠金融服務方面,借助與中國人壽聯合發行的“國壽-廣發捷算通聯名卡”,秉承“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理念,持續豐富移動支付、二維碼、余額理財等產品功能,并與國壽財險探索開展針對線下保險代理咨詢點的小額保證保險業務,為客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優化流程,打通企業支付結算每一節點
2018年廣發銀行組建了賬戶經理隊伍,負責中小微企業開戶意愿真實性及基本情況的盡職調查,確保“了解客戶”工作與開戶工作緊密銜接不脫節。客戶臨柜前,賬戶經理指導客戶通過電子渠道完成預填單、準備好開戶資料,做好開戶各項準備工作。
過去,開立銀行賬戶是企業的老大難問題。很多客戶不了解需要提供哪些資料,導致多次往返銀行,填單過程容易填錯經常需要重新填寫。
針對企業客戶痛點,廣發銀行進行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縱深推進,著重改善單位賬戶開戶、變更及綜合簽約流程,其中開戶業務就提出了十大優化方案。
據廣發銀行運營及流程管理部總經理黃惠亮介紹,廣發銀行推廣開戶簽約同步進行,并且賬號生成(在激活生效前)即可同步辦理各類簽約業務,如開通網上銀行,發捷算通卡等,實現“開戶可預約、一次就辦好”。
針對填寫表單多、經常重填的痛點,廣發銀行整合了表單、協議。“早在2013年以前,在我行開戶需要填寫7份表單(開戶申請書、授權書、開戶公函等),開通企業網銀等服務時,每項服務都需要分別填寫表格、分別簽署協議。目前,客戶最多只需要填寫1份客戶信息采集表、1份綜合簽約表及簽署1份單位客戶綜合簽約管理協議。”黃惠亮說。
除此之外,廣發銀行還大力推廣電子渠道預約開戶,減少填單、減少重填。目前超過70%的客戶選擇通過電子渠道預約開戶和填單。
一方面,廣發銀行創造性地開發了移動平臺上門服務產品,功能在業內領先。移動平臺將銀行物理柜臺延伸至客戶地址,客戶足不出戶,可由銀行雙人上門通過移動平臺完成賬戶開立、網銀簽約、捷算通卡領取等各項業務,滿足客戶的一站式、高效率服務需求。
另一方面,從2018年6月開始,廣發銀行已經可以通過微信預先審核開戶資料,企業只要通過微信上傳資料,并攜開戶資料原件來柜臺領取賬號即可。
同時,廣發銀行響應人民銀行提出的“4天開戶”號召,針對企業客戶痛點進行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縱深推進,著重改善單位賬戶開戶、變更及綜合簽約流程,并實現了從PC端到移動端的開戶創新。
廣發銀行始終秉承“相知相伴,全心為您”的服務理念,發揮自身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一攬子貼心金融服務,成為中小企業主心中值得信賴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