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資訊
旅行歸來剩余的外幣如何處理? 小額外幣巧打理
刊登媒體:《理財周刊》
旅行歸來,是不是有一堆剩余的外幣不知道如何處理?隨手亂丟可不是好習慣,不如考慮以下幾種方法。
文 本刊記者 張安立
外出旅行已成為節日不可少的內容,根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關于2015春節旅游情況的報告,2月18日至24日出境游人數(不含港澳地區)達518.2萬人次,同比增長10%。
很多人在出境旅行歸來后,會圖省事把剩余的外幣隨手一放,殊不知這樣做一來不太安全,二來可能因為外幣貶值而蒙受損失。不妨考慮盤活這些小額外幣,通過理財保值或是換回人民幣更實用。
方法一:償還信用卡外幣欠款
在境外消費時,我們會用到信用卡,其中有一部分欠款可能會進入外幣賬戶,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存入相對應的外幣存款來償還欠款。比如余有500美元現金,而新一期賬單中,美元賬戶欠款有1400美元,那不妨到銀行柜面將美元存入該卡外幣賬戶,沖抵一部分欠款。這樣做等于鎖定了這部分美元當下的價值,無論未來升值、貶值都不受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做法有一些先決條件,比如欠款必須進入外幣賬戶,同時在賬單生成時,并沒有轉換成人民幣,依然顯示為外幣欠款。另外,你必須提前于最后還款日前去銀行柜面,否則如果你簽訂有自動購匯還款協議,那么系統會自動將綁定的借記卡賬戶中的人民幣通過購匯來還款。
當然,你所持有的幣種最好是信用卡賬戶對應幣種,比如你持有的是歐元,那么你的信用卡賬戶最好為歐元賬戶。若是美元現匯賬戶,那么你也可以通過銀行的外匯寶交易,直接將歐元兌換成美元,避免中間二次換匯的損失。如果是美元現鈔,則只能通過二次換匯還款了,會損失一定的費用。
方法二:聰明儲蓄收利息
如果外幣余額較多,今后又需要使用,可以考慮存入銀行坐收利息。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各家銀行的外幣存款利率并不一致,比如進行澳元存款,選擇外資銀行就更加明智,如渣打、恒生、星展等,而歐元存款則在民生銀行(600016,股吧)、興業銀行(601166,股吧)等利率較高。
另外我們也發現,銀行外幣存款利率可能會有較大的上下波動,比如有銀行歐元1年期存款利率在2014年10月為1.25%,現在則降至0.2%。因此大家在選擇時最好橫向比較一下當時的利率水平。
如果覺得普通的外幣存款利率太低,也可以留意協議儲蓄產品。這類產品存期比較固定,利率相對較高,有一定起存門檻。以廣發銀行“優利存款”為例,2014第2期產品13個月美元存款年化利率為2.65%,而廣發美元1年定期存款利率為1%;歐元13個月年化利率2.05%,而1年定存利率為1.1%。
方法三:低買高賣換回人民幣
除了以上兩種做法外,還可以考慮將外幣換回人民幣,再進行消費、儲蓄或是投資。這種選擇主要是考慮到不少貨幣的存款利率比較低,而人民幣理財產品利率較高,儲蓄外幣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利率損失。同時,將外幣換回人民幣可用于國內消費,投資渠道也更多。
兌換渠道除了銀行外,還有各地開設的貨幣兌換店。可接受的幣種一般包括美元、港幣、日元、歐元、英鎊、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新加坡元、丹麥克郎、挪威克郎、瑞典克郎、澳門元、新西蘭元等。
鏈接:http://money.hexun.com/2015-03-02/173647100.html
作者:張安立